近兩年,由中山市博物館牽頭策劃推出的《動起來吧,博物館》系列短視頻,獲得不少觀眾喜愛,成為中山本土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張名片。在全新技術支持下,清代鐵牛尊、唐彩繪陶武士俑等文物紛紛“活起來”,再配上深入淺出的旁白,文物傳奇的前世今生、難以察覺的細節(jié)都被娓娓揭曉。
伴隨數字技術的日益成熟,一系列新技術融入文物發(fā)掘、保護、活化利用等過程,讓古老的文物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在文旅業(yè)態(tài)不斷豐富活躍的背景下,中山的博物館不斷推進數字技術與博物館業(yè)務的深度融合,在運用新技術構建博物館數字資源庫、讓館藏文物“活起來”“潮起來”“傳下去”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效能。
讓文物走進當代人的審美和記憶
讓文物“活起來”,不只是讓文物“動起來”,而是讓它能夠走進當代人的審美和記憶,讓它煥發(fā)新生命。
為了在新媒體時代更好地傳播歷史文物知識,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動文物活化利用,中山市博物館聯合中山廣播電視臺策劃制作《動起來吧,博物館》系列短視頻,運用新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文物展示形式,對館藏文物進行多維度聚合展示,把原來靜態(tài)的文物化為四維多元動態(tài),配上詳細而有趣的解說,古韻悠揚的配樂,生動表現了文物的形態(tài)內涵、歷史意義,讓每一件文物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據了解,該系列短視頻目前共推出35期,分別在中山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中山手機臺APP、中山手機臺視頻號、香山文化頻道等平臺播出。同時,還被學習強國、人民日報、央視頻等國家級媒體平臺刊播,總閱讀量超1000萬人次。該系列短視頻還入選2023年度中華文物新媒體傳播精品推介入圍項目,獲得中山市委網信辦“美麗中山 紅心互聯”網絡傳播精品獎、中山廣播電視臺2022年度十大“我喜愛的融媒體產品”稱號。
中山市博物館有關負責人表示,讓文物從歷史中“醒”來,本質上是用今人的智慧創(chuàng)造、理解去復活古人的智慧創(chuàng)造。如今,這種方式獲得了社會大眾的熱捧,尤其是喚起了年輕人對博物館的熱情。未來,市博物館將不斷創(chuàng)新方式,拓寬館藏文物展示平臺與觀眾互動的渠道,讓博物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貼近觀眾、了解觀眾、服務觀眾,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持續(xù)開展文物數字化記錄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文物數字化記錄是文物保護的重要手段。隨著數碼技術快速發(fā)展進步,二維圖像采集成為最精細和最快捷的文物數字檔案保存手段之一。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藏品以紙質類文物為主,該館多年來持續(xù)致力于文物二維高清圖像采集工作,目前已完成9000余件館藏文物的數字化信息采集。
當然,數字化不是簡單地把“線下”轉為“線上”,而是要立足博物館自身教育理念,通過數字技術等輔助性手段,探索適用性更強的博物館教育方式,從而更好地服務觀眾,為博物館教育開創(chuàng)更加廣闊的傳播空間。
以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為例,該館廣泛征集孫中山及其革命追隨者與近代中國相關文物文獻,建設信息資料數據庫,組建、構建傳統(tǒng)文獻與電子數據相結合的“逸仙圖書館”和“孫中山研究信息中心”,為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人士提供便捷的服務,有力推動孫中山研究和孫中山文化資源建設。

中山市博物館則從自身實際業(yè)務需求出發(fā),根據現有館藏資料特點,對館藏華僑歷史資料和漫畫文獻資料進行數據化,并搭建相應的數據共享管理系統(tǒng),對公眾進行開放。同時,挑選部分文物精品開展三維掃描、建模、紋理數據采集,通過后期制作形成文物三維數字化成果,通過博物館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以形象生動的方式最大限度為公眾呈現博物館藏品信息,更好滿足廣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打造“永不落幕的博物館”
數字化不僅是文化遺產活化的有效手段,更是整個“智慧博物館”建設的重要抓手。中山各博物館積極響應國家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戰(zhàn)略及國家文物局建設“智慧博物館”的號召,以統(tǒng)一規(guī)劃、分步建設原則,將日漸成熟的物聯網、多維互動技術等運用到博物館的數字建設過程中,夯實博物館內部管理與對外服務的基礎,逐步實現博物館智慧管理、智慧保護及智慧服務。
中山市博物館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館利用VR全景制作、三維建模等現代信息化技術,對博物館基本陳列制作了720°線上虛擬博物館,通過圖文、音頻、視頻等形式,植入多樣化背景語音解說、觀眾互動交互等內容,支持手機、平板電腦、電腦端等終端;此外,將重要的臨時展覽制作成特展360°全景展廳、線上展覽,打造“永不落幕的博物館”;運用H5技術,同步各平臺數據,更好地發(fā)揮博物館的宣教職能,為觀眾提供便捷的線上服務。

針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孫中山故居和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殷故居,孫中山紀念館先后建設高清的3D博物館展示系統(tǒng)?,F場的游客可以通過現場的一體化觸摸屏設備享受兩個故居的全景展示,遠程的游客也可以通過關注該館微信、瀏覽該館官網等手段觀看720°虛擬場景。
另據記者了解,2024年4月起,孫中山紀念館啟動外墻圍蔽施工和室內改陳工作,施工期間暫停開放。為方便觀眾觀展,該館特別制作了“孫中山紀念館”VR虛擬展覽,展覽主要包括“孫中山生平事跡展”和“孫中山親屬與后裔展”等內容,其中包括137個熱點信息,結合視頻、音頻、圖片和文字等方式加強展示,以“云觀展”的形式繼續(xù)服務四海觀眾。
編輯? 陳彥 二審 朱暉? 三審 林志強